09-26
MORE
近日,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雷力研究员团队在Inorganic Chemistr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Anomalous Phonon Evolution via Out-of-Plane Strain Engineering in van der Waals Epitaxial VO₂ Film”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通过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雷力研究员团队与材料与科学工程学施奇武教授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获得,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2023级博士生常雪为论文第一作者,四川大学雷力研究员与施奇武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09-18
MORE
近日,本实验室雷力老师团队在冷稠密氮的相变和振动特性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揭示了低温与超高压下固态氮的复杂相行为和振动特性。相关成果以“Unusual vibron behavior and Clapeyron slope reversal in cold dense nitrogen” 为题发表在应用物理学旗舰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27, 112202, 2025,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2021级博士生吴彬彬(2025苟清泉奖学金获得者),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是论文的唯一作者单位。
04-03
MORE
高压光谱学是研究高压相变、高压化学反应机理、高压下材料的物性的重要原位实验测量手段。目前大多数高压光谱研究主要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而低温高压光谱实验主要以高压冷却降温为主的研究手段。由于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在低温等温压缩的条件下开展高压原位光谱测量的研究仍相对较少,需要克服光学窗口结霜、低温下压力加载和超长工作距离下小样品信号探测优化等挑战。商用低温高压光谱设备通常不能满足大部分高压实验需求,绝大多数重要材料的低温高压相边界仍然没有被实验确定。因此,开发低温等温压缩下进行光谱测量,不仅可以通过实验确定P-T斜率较大相边界,还可以研究低温条件下声子等元激发对压力的响应特性。
03-03
MORE
近日,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高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雷力研究员团队以高压固相复分解反应(HSM)合成2H相纳米片状石墨作为前驱体,并利用激光加热金刚石压砧(LHDAC)技术成功合成了纳米聚晶金刚石(NPD)。
05-06
MORE
最近,四川大学高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雷力研究员课题组与烟台大学王晓丽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优化与改进超高压吸收光谱系统,成功测量固态氮(λ-N2)在聚合氮合成压力条件下(124 ~ 165 GPa)的高压吸收光谱,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高压下固态氮λ-N2的光学带隙收缩行为。该工作为固态氮的压致带隙闭合行为提供了直接的光谱证据,对理解压力驱动简单双原子分子的电子结构变化和高压下绝缘体到金属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